[本科] 文物保护技术
专业概况
专业介绍: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设立的文物保护本科专业。该专业教育的特点是文、理科交叉与理、工科渗透,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相结合;既掌握数理化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又掌握文物保护材料应用、文物材质分析和文物保护修复等实际操作技能。培养能在文物考古、博物馆、文物管理机构从事文物保护与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能正确掌握文物保护所必需的文史及数理化等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一般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的基本知识;正确掌握文物保护技术的基本理论、一般程序、方法步骤,正确进行实际操作,具备一般文物保护技术的科研能力。能从事文物保护科 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以及专业管理方面的文、理、工相互交叉的高级综合性专门人才。
开设课程:
文物保护导论、无机质文物保护、有机质文物保护、土遗址保护概论、文物保护材料学、文物材质分析、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古建筑保护、壁画保护、馆藏文物与环境、田野考古技术、低温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普通物理学、工程力学、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考古学通论、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等。
具备能力:
1.掌握数理化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
2.掌握文物保护材料应用、文物材质分析和文物保护修复等实际操作技能;
3.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都有一定的了解;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具有从事历史文物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2.掌握文物保护材料应用、文物材质分析和文物保护修复等实际操作技能;
3.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都有一定的了解;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具有从事历史文物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就业方向:
可从事文化、文物、博物、环保、建设、公安、海关、旅游及科研、高校等部门,从事教育、科研、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
就业前景:
近10年平均薪资
- 2024 ¥10440.0元
- 2023 ¥9240.0元
- 2022 ¥8180.0元
- 2021 ¥7430.0元
- 2020 ¥6520.0元
- 2019 ¥5250.0元
- 2018 ¥4830.0元
- 2017 ¥4590.0元
- 2016 ¥4360.0元
- 2015 ¥3490.0元
主要职业分布
-
销售业务 7.0%
具体岗位:网络/在线销售,电话销售,销售主管,销售代表,售前/售后管理,客户经理,销售,渠道/分销经理/主管
-
编辑/记者 6.8%
具体岗位:图书编辑,策划编辑,策划,责任编辑,编辑审核美术教案,编辑/撰稿,实习生,中国美术馆
-
销售行政 4.8%
具体岗位:销售部,区域执行经理助理,西区促销员项目执行,产品专员/助理,渠道/分销经理/主管,西区促销员项目助理,销售行政专员/助理,销售经理助理,销售经理
-
行政/后勤/文秘 8.2%
具体岗位:后勤人员,公务员/事业单位,执行董事秘书,经理助理,实运营助理,助理/秘书/文员,文员,资料员,文物修复师部主管,副总裁助理
主要行业分布
- 其他行业 7.0%
- 广告 14.0%
-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10.0%
-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5.0%
- 建筑/建材/工程 35.0%
主要就业地区分布
- 合肥 6.0%
- 西安 7.0%
- 郑州 8.0%
- 北京 16.0%
- 厦门 37.0%
开设院校:
*专业排名依据学校综合指数得分进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