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柯

职业:学者、教授
毕业院校:南京理工大学 所学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性别: 籍贯:河南汲县(现卫辉市) 生日:1965-05-14(金牛座)

人物简介

卢柯,1965年5月出生于甘肃华池,九三学社社员。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著名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PI(principal investigator),纳米金属材料团队带头人。

人物经历

1981.08—1985.09,在南京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
1985.09—1988.08,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已故中科院院士王景唐先生;
1988年,卢柯放弃去日本读博士的机会,留在中科院当起了土博士。这期间,他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修正了被引用10年的英国科学家斯考特等人确定的Ni-P非晶合金晶化产物间的位向关系,并提出非晶态金属的新的晶化机制,因此于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1988.08—1990.0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0.01—1993.0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90年,刚刚博士毕业的卢柯在美国的《J.Appl.Phys》及《Scripta Metall.Mater》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制备纳米晶体的一种新方法——非晶完全晶化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晶粒度易于控制、界面清洁且不含微孔洞等优点。
1991.9—1993.3,公派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期间1993年1月,晋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1994年,国际学术刊物《Mater.Sci.Eng.Reports》邀请卢柯撰写关于非晶完全晶化法的专题综述,该制备方法在国际纳米材料界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成为当今国际纳米材料的3种主要制备方法之一。该制备方法的确定,使我国的纳米晶体研究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1995年1月开始聘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1998年,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ISMANAM)授予卢柯ISMANAM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对这一新兴领域的杰出贡献。
1999年,卢柯当选为国际纳米材料委员会,成为该委员会中惟一的中国籍委员。
2001年,被中科院任命为金属研究所所长。
2003年11月,年仅38岁增选为中科院院士;《科学》又发表了卢柯等人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将铁表层的晶粒细化到纳米尺度,其氮化温度显著降低,从而为氮化处理更多种材料和器件提供了可能,被评为 2003 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2003年11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仅38岁);
2004年3月,当选2003年中国青年年度科学家。
2005年4月,被有350余年历史的德国科学院增选为该院院士。
2013年9月受聘为南京理工大学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PI(principal investigator),纳米金属材料团队带头人。

主要成就

主要从事金属纳米材料及亚稳材料等研究。获国家专利6项,国际专利1项;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国际《材料科学与工程评论杂志》特邀为其撰写长篇综述论文并发表了专刊。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方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生涯人物风云榜

  • 莫言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所学专业:文学系

  • 李彦宏

    职业:计算机专业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所学专业:计算机专业

  • 易中天

    职业:作家,学者,教育家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所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 陈景润

    职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所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 刘强东

    职业:首席执行官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所学专业:社会学

用户登录

×

还没账号? 立即申请 | 忘记密码?

*使用学号(未设置用户名、手机、邮箱)如何登录?

*系统建议浏览器:谷歌、火狐、IE10以上版本